高质量发展看广元:“海绵” 里的便民利民

清晨,南河国家湿地公园内,白鹭掠过新修复的水生植物群落,市民在透水铺装的步道上晨跑;傍晚,“两江四岸” 生态驳岸倒映着璀璨灯光,居民散步其间,感叹再也不用担心雨天积水湿鞋。这是广元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日常图景。

近年来,广元以 “自然积存、渗透、净化” 为理念,在嘉陵江畔绘就城水共生的生态画卷。如今,6.2 公里的 “两江四岸” 经过海绵化改造,12 处生态排口如同 “城市毛孔”,让雨水有序渗透。设计师利用 2600 米生态岸线,将硬质堤岸变为层层跌落的亲水平台,搭配 80000 平方米透水铺装,即便暴雨天,雨水也能通过 5400 平方米的雨水花园缓缓下渗。

在桥头公园,设计师利用高架桥下空地,用透水塑胶铺出 600 米荧光慢跑道,雨水花园里的狼尾草在夜间与星光呼应。海绵化改造后,通过雨水资源化利用,相当于每年节水量有 50 个标准游泳池容量。排水建设搞好了,商业气息随之而来。以老铁桥为起点的商业步道,融合了火锅串串、老茶馆、酒吧等,成为嘉陵江畔独特风景。广元市文旅康养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:“环境打造好了,人气旺了,现在每晚来散步的市民比过去多了一倍。”

走进城市中心的利州广场,1.1 万平方米透水混凝土取代老旧地砖,2300 平方米雨水花园收集的雨水经净化后,化作旱喷广场的水幕景观。在南河湿地公园,3000 米补水循环管网滋养着 4 万平方米新修复的水生植物,吸引 20 多种鸟类重返栖息,曾经的积水地变成绿色生态佳地。

除了生态利好,小区居民也在海绵化演变中提升了幸福感。去年夏天,广元市改造后的 89 个小区经受住连续暴雨考验,新铺设的 16.6 万平方米透水地砖像 “海绵” 般吸水,45 公里雨污分流管网让路面不再积水。这场 “逆生长” 源自广元独创的 “坝坝会” 模式。在瑞达丽景湾小区,居民通过高覆盖率的意愿征集表,自主设计停车位和儿童活动区。政府整合 3 亿元资金,将 89 个老旧小区打包改造,连片打造出南河街道 “九合一” 完整社区样板。如今,这些小区房价平均上涨 12.7%,信访量下降超 60%,“雨天看海” 成为历史。

广元的海绵城市建设,从 “治水” 到 “智水”,藏着民生密码。正如市住建局广元市海绵办负责人所言:“我们不只是埋管道铺地砖,更是在编织一座城市与自然和解的绿色网络。” 在这张网上,每一滴雨水都被温柔以待,每一个市民都是生态文明的见证者。


相关文章

慈铭体检为社区孤寡老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

慈铭体检为社区孤寡老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

7 月 10 日,慈铭体检集团学院路分院携手知春路 17 号院社区党委,开展了一场爱心公益活动,为知春路社区的孤寡老人、弱势群体等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。活动现场,从前台登记到各项检查环节,工作人员都安...

夏日出行指南:公共交通调整与热门景点攻略

夏日出行指南:公共交通调整与热门景点攻略

随着夏日的来临,各地公共交通为了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以及游客游览需要,纷纷做出了相应调整。在一些热门旅游城市,如北京,地铁部门宣布将在旅游旺季增加部分线路的车次密度,特别是通往故宫、八达岭长城等热门景点的...

林西县一刻钟 “便民生活圈”,幸福在家门口升级

林西县一刻钟 “便民生活圈”,幸福在家门口升级

在林西县,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” 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。王淑珍的感慨,道出了这个生活圈的温暖底色。走进城南民族共享便民市场,占地 5000 平方米的空间内,人声鼎沸。这里不仅解决了占道经营的难题,还规...

北京地铁推出 “一日票”“三日票”,方便游客出行

北京地铁推出 “一日票”“三日票”,方便游客出行

为方便游客和短期来京人员出行,北京地铁自 7 月 1 日起正式推出 “一日票” 和 “三日票”。乘客购买后,可在规定时间内不限次数乘坐北京地铁全网(不含机场线)。“一日票” 售价 20 元,自首次使用...

夏季健康小贴士,防暑降温保健康

夏季健康小贴士,防暑降温保健康

随着夏季来临,气温逐渐升高,防暑降温成为市民关注焦点。为保障市民身体健康,各地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纷纷发布夏季健康小贴士,提醒市民做好防暑降温措施,预防各类夏季疾病。高温天气下,中暑风险增加。医生提醒,...

浙江龙泉:细化便民举措 让幸福更 “有感”

浙江龙泉:细化便民举措 让幸福更 “有感”

走进零售客户店堂,经常能听到群众这样的反馈。近年来,浙江省龙泉市烟草专卖局秉持着 “以人民为中心” 的服务理念,紧跟浙江省 “最多跑一次” 改革步伐,聚焦群众办证急难愁盼,以 “靠前服务” 为切入点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