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质量发展看广元:“海绵” 里的便民利民
清晨,南河国家湿地公园内,白鹭掠过新修复的水生植物群落,市民在透水铺装的步道上晨跑;傍晚,“两江四岸” 生态驳岸倒映着璀璨灯光,居民散步其间,感叹再也不用担心雨天积水湿鞋。这是广元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日常图景。
近年来,广元以 “自然积存、渗透、净化” 为理念,在嘉陵江畔绘就城水共生的生态画卷。如今,6.2 公里的 “两江四岸” 经过海绵化改造,12 处生态排口如同 “城市毛孔”,让雨水有序渗透。设计师利用 2600 米生态岸线,将硬质堤岸变为层层跌落的亲水平台,搭配 80000 平方米透水铺装,即便暴雨天,雨水也能通过 5400 平方米的雨水花园缓缓下渗。
在桥头公园,设计师利用高架桥下空地,用透水塑胶铺出 600 米荧光慢跑道,雨水花园里的狼尾草在夜间与星光呼应。海绵化改造后,通过雨水资源化利用,相当于每年节水量有 50 个标准游泳池容量。排水建设搞好了,商业气息随之而来。以老铁桥为起点的商业步道,融合了火锅串串、老茶馆、酒吧等,成为嘉陵江畔独特风景。广元市文旅康养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:“环境打造好了,人气旺了,现在每晚来散步的市民比过去多了一倍。”
走进城市中心的利州广场,1.1 万平方米透水混凝土取代老旧地砖,2300 平方米雨水花园收集的雨水经净化后,化作旱喷广场的水幕景观。在南河湿地公园,3000 米补水循环管网滋养着 4 万平方米新修复的水生植物,吸引 20 多种鸟类重返栖息,曾经的积水地变成绿色生态佳地。
除了生态利好,小区居民也在海绵化演变中提升了幸福感。去年夏天,广元市改造后的 89 个小区经受住连续暴雨考验,新铺设的 16.6 万平方米透水地砖像 “海绵” 般吸水,45 公里雨污分流管网让路面不再积水。这场 “逆生长” 源自广元独创的 “坝坝会” 模式。在瑞达丽景湾小区,居民通过高覆盖率的意愿征集表,自主设计停车位和儿童活动区。政府整合 3 亿元资金,将 89 个老旧小区打包改造,连片打造出南河街道 “九合一” 完整社区样板。如今,这些小区房价平均上涨 12.7%,信访量下降超 60%,“雨天看海” 成为历史。
广元的海绵城市建设,从 “治水” 到 “智水”,藏着民生密码。正如市住建局广元市海绵办负责人所言:“我们不只是埋管道铺地砖,更是在编织一座城市与自然和解的绿色网络。” 在这张网上,每一滴雨水都被温柔以待,每一个市民都是生态文明的见证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