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民 “小市集” 释放治理 “大能量”
今年以来,西海岸新区珠海街道各社区积极探索治理新模式,以居民需求为导向,以公益市集为平台,联合多方力量,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、便捷的服务,用市集 “小摊位” 书写基层治理 “大文章”。
5 月 16 日,双凤街社区举办 “凤爱” 公益市集。此次市集亮点之一是大场镇设置的 “场好品” 农产品展销区,新鲜采摘的瓜果蔬菜、花生油等农产品,实现了农民 “菜园子” 与城区居民 “菜篮子” 的无缝对接。便民服务区也热闹非凡,义诊摊位上医护人员认真为老人检查身体、解答问题;义剪区里志愿者一边理发一边与老人亲切交谈。居民张永芳感慨:“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这么便捷、优质的服务,太暖心了。” 此外,跳蚤市场让孩子们将闲置物品重新利用,增进了邻里感情。
铁橛山路社区举办的 “睦邻节” 同样提供了多元化便民服务。健康体检区为 60 岁以上老人检测血压、血糖等,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;家电维修区物业工作人员为居民维修家电;惠民市集有新鲜水果、蔬菜及粮油产品,提供 “一站式” 购物体验;政策咨询区社区工作人员耐心解读医保报销、就业扶持等政策;非遗体验区孩子们在家长陪伴下体验剪纸、漆扇制作等项目,感受传统文化魅力。
这些公益市集广受欢迎,背后是珠海街道创新社区治理的实践。街道构建 “党建引领、社区搭台、多元参与、精准对接” 的基层治理新模式,各社区党组织深入调研居民需求,高效链接共建单位、志愿服务团队等资源,实现精准对接。双凤街社区党委书记沙晓东介绍,“凤爱” 市集是 “凤行民生” 党建品牌的重要部分,通过调研精准捕捉居民需求,引入 “场好品”、设置义诊义剪区和跳蚤市场等。铁橛山路社区针对老年群体增多、家电维修难等问题,设置相应服务区域。
社区是城市治理的 “最后一公里”,珠海街道聚焦居民需求,创新治理模式,将居民需求与志愿服务精准对接。一个个 “小摊位” 传递为民服务 “大情怀”,市井 “烟火气” 凝聚社会 “公益心”,切实将惠民服务送到居民心坎上。未来,珠海街道将继续深化公益市集建设,根据群众需求吸纳更多社会组织,打造专业、常态化服务队伍,拓宽服务范围,围绕重点人群增设特色服务项目,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书写基层治理改革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