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国 — 中亚精神” 引领地区合作开新局
当地时间 6 月 17 日,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第二届中国 — 中亚峰会成果丰硕,达成系列合作共识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上作主旨发言时,首次提出 “中国 — 中亚精神”,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世代友好合作提供了重要遵循。
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心,古丝绸之路从这里穿越,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最早在此落地生根。自 2023 年西安首届中国 — 中亚峰会以来,中国 — 中亚机制框架不断成熟,13 个部级合作平台有效运作。从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,到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提质扩容,再到越来越多中国城市开通中亚班列,诸多合作成果见证着双方合作的深化。今年 4 月,重庆首趟图定中亚班列正式开通运行,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互联互通。
今年是中国 — 中亚机制成立 5 周年,站在重要节点,习近平主席将双方合作经验概括为 “互尊、互信、互利、互助,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” 的 “中国 — 中亚精神”,这一精神体现了深厚历史积淀,顺应时代发展潮流,并被写入峰会阿斯塔纳宣言,获得中亚五国一致认同与支持。
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丁晓星表示,这次提出的 “中国 — 中亚精神” 是对地区合作成功经验的再提炼、再升华。其中,四个 “互” 字精准概括交往原则,“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” 指明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路径,将指引地区合作开辟更广阔前景。
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,地缘政治冲突不断,保护主义、单边主义、霸权主义抬头的当下,求团结、促稳定、谋发展是地区共同意愿。习主席提出的五点倡议,包括坚守团结初心、优化合作布局、打造安全格局、拉紧人文纽带、维护国际秩序,为推动地区合作高质量发展描绘了新蓝图。中亚五国领导人一致表示,中国 — 中亚机制战略意义愈发突出,中国的繁荣强大正惠及周边国家。
经贸合作一直是中国 — 中亚合作的亮点,2024 年,双方贸易额达 948 亿美元,创历史新高。此次习主席提出聚焦贸易畅通、产业投资、互联互通等合作,愿共享发展经验和技术成果,加强人工智能合作,培育新质生产力,并提供无偿援助用于民生和发展项目。各方还商定 2025 至 2026 年为 “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”。可以预期,中国与中亚合作将在扎实推进重大工程的同时,在创新领域不断探索,推动六国共同实现现代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