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,向海图强

2025 年第 13 期《求是》杂志刊发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署名文章《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》,强调山东将奋力经略海洋,推动海洋强省建设取得新成效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海洋经济发展高度重视,多次作出重要指示,为山东发展海洋经济指明方向。山东作为东部沿海省份,经略海洋历史悠久。春秋时期,齐国 “兴渔盐之利、行舟楫之便”,被称为 “海王之国”。改革开放以来,山东在经略海洋上不断突破,从提出建设 “海上山东” 到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,再到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 “十大行动”,海洋经济持续发展。2024 年,山东海洋生产总值 18011.8 亿元,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 17.1%,稳居全国第二位。

在当前全球海洋形势深刻变化、海洋竞争加剧的背景下,经略海洋对山东实现 “走在前、挑大梁” 至关重要。山东海洋经济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。资源方面,毗邻海域面积 15.86 万平方公里,海岸线约占全国的 1/6,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全国前列;区位上,地处 “一带一路” 交汇区域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心地带;产业优势明显,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连续 5 年居全国首位,海洋渔业、海洋矿业、海洋化工等 7 个产业增加值全国第一;科研人才集聚,住鲁海洋界院士 22 人,约占全国 1/3,拥有海洋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崂山实验室,21 项海洋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,数量全国第一。

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,山东采取一系列务实行动。在产业强海方面,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。将现代海洋产业列入全省 “十强” 优势产业集群,一产领先,累计培育国家级海洋牧场 71 处;二产带动,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,建成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;三产提质,海洋科研教育实现增加值跃居全国首位,全球首个海洋碳中和国际标准获批立项。

科技兴海方面,推动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。实施前沿颠覆性技术等五大创新行动,崂山实验室规范化运行,“深海三大国家平台” 签署部省市共建协议,攻克一批关键技术,2024 年山东海洋领域 5 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,占全国的 50%。

以港通海方面,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。整合优化沿海港口资源,组建山东省港口集团,山东拥有 7 个大港口,青岛港、日照港、烟台港 2024 年货物吞吐量排名全球前列,2024 年山东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 20 亿吨,连续 3 年居全国首位,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连续 10 年居全国第一。

生态护海方面,推动海洋绿色可持续发展。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战略,落实全海域生态红线制度。山东将持续发力,挖掘海洋潜力,拓展发展空间,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山东力量。


相关文章

全国档案查询 App 上线,查档更便捷

全国档案查询 App 上线,查档更便捷

7 月 5 日,由国家档案局牵头开发的全国档案查询 App 正式上线运行。该 App 整合了全国 2300 余家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数字化档案资源,涵盖 1949 年以来的个人档案、政务档案、历史档案等三...

“码上停车” 推广,缓解城市停车难题

“码上停车” 推广,缓解城市停车难题

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,停车难已成为许多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。为有效缓解这一难题,近日,多地积极推广 “码上停车” 服务,让车位申请更加方便快捷。“码上停车” 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停车管理系...

"大运河文化阅读行" 淮北站启幕 百万观众共探运河文明密码

7 月 13 日,"相城焕章通济绵长 ——2025 大运河文化阅读行" 活动在安徽淮北举行,吸引近 120 万观众通过线上线下参与。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新十年的重要活动,本次活动...

城市共享电单车新规则上线,出行更便捷安全

城市共享电单车新规则上线,出行更便捷安全

为规范共享电单车管理,提升市民出行体验,近日多个城市陆续推出共享电单车新规,从车辆投放、骑行安全到停放管理进行全面升级。新规实施后,市民明显感受到街头电单车乱停乱放现象减少,骑行环境更加有序。新规对共...

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推出夜间开放模式

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推出夜间开放模式

7月9日,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宣布推出夜间开放模式,这是我国首个实行夜间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类遗址公园。开放时间为每周五、周六 18:00 - 21:00,游客可在夜间领略古城遗址的别样魅力。公园方...

北方产粮大省遭遇气象干旱,夏粮用水如何解决?

北方产粮大省遭遇气象干旱,夏粮用水如何解决?

近期,北方产粮大省遭遇气象干旱,这一情况严重影响了夏粮的生长和收成,夏粮用水问题成为焦点。气象部门监测显示,多个产粮区降水持续偏少,土壤墒情下降,农作物面临缺水困境。当地政府迅速行动,启动应急预案。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