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管商务携手织补便民网 疏堵结合破解 11 处民生难题
随着北京加快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,个别区域商业配套无法全面覆盖的问题逐渐显现。为促进环境秩序治理与民生服务保障有机融合,市城管执法局与市商务局主动对接,以市民需求为导向,多策并举精准织补便民商业设施。6 月 25 日消息,已有 11 处点位完成商业设施建设。
“搬到这后发现附近没有菜站和水果店,为了图方便也就是去路边摊买,有这个蔬菜直通车就方便多了,买的东西新鲜,价格还不贵,吃着放心。” 居民王大妈说道。今年 2 月,蔬菜直通车首次驶入通州区宋庄镇含章园二社区,首日即销售 300 余单,销量超 3000 斤,丰富了百姓餐桌、满足了群众需求。此后,多种形式的织补设施在通州、门头沟、昌平、大兴、怀柔等区的社区村落落地,有效缓解供需矛盾、改善民生品质。
自 2017 年北京市全面启动 “疏解整治促提升” 专项行动以来,市城管执法局深入开展占道经营整治,完成 3500 余处占道经营问题高发点位的治理,占道经营问题明显减少,市民诉求逐年下降,由 2016 年的 13.5 万件降至 2024 年的 2.6 万件,降幅达 80%。
但整治深入后,新问题出现,部分老旧小区、新建社区商业配套滞后,群众 “买菜难”“购物不便” 等诉求频发。尽管商务部门大力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,仍有区域存在服务覆盖盲区。
为破解这一矛盾,市城管执法局与市商务局创新协作模式,以 “疏堵结合” 为核心,在占道经营高发点位精准织补便民设施。两部门以 “便民” 为出发点,梳理市民诉求、摸排区域需求、实地调研论证,锁定 14 处 2025 年重点织补点位。工作中,建立定期会商机制,围绕点位选址、业态规划等问题联动决策,按照 “一点一策” 指导属地推进,对已织补点位动态跟踪,及时调整不符合需求的经营业态。
面对织补过程中的招商难、车辆短缺、游商顾虑等难题,两部门积极破局。针对偏远点位,多方牵线企业填补空白;协调社区盘活闲置用房开设便民菜店;跨区引入蔬菜直通车;推动人气市场设立自产农产品专售区并减免摊位费,吸引游商规范经营。目前,11 处群众急需点位已完成设施织补,有效缓解了区域供需矛盾。
在持续推进便民设施织补的同时,城管执法部门同步强化占道经营常态化治理。针对节假日、早晚高峰等重点时段提前布控;深化跨区、跨部门协作,联合多部门开展 “畅夏清风” 专项整治;依托大数据平台,通过视频监控、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,实现违法形态预警、远程精准调度,推动治理效能全面提升。
从 “治堵” 到 “疏堵结合”,北京城管与商务部门的联动实践,解决了群众 “家门口的难题”,探索出环境治理与民生保障协同发展的新路径。未来,两部门将继续深化协作,织密便民服务网络,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